1945年我军为何用纵队编制?(解放军为啥是纵队)
到1945年8月,第十八集团军(八路军)的正规部队已经发展到近90万人,然而作战序列中仍然只有三个正规陆军师的番号,也就是115师、120师和129师,讲真,一个集团军及所属三个步兵师达到90来万人马,也是没谁了。
一、斗争策略的需要
抗战时期前后组建了大约40个集团军,每个集团军一般在8到10万人左右(两至三个军),这种兵力规模第十八集团军早在1938年就实现了。因为随着根据地越来越大,消灭的日伪军越来越多,抗日武装迅速发展,第十八集团军早就超编了。
当时我军的高级建制,属于“一套班子两块牌子”,诸如山东军区、晋冀鲁豫军区、晋绥军区等大军区,以及二级军区和军分区,那都是我方自行组建的。注意此时重庆军委会的序列是:行营、战区、集团军等等,并没有“军区”的番号。
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,我军高级建制单位对外界和对重庆,仍然以“第十八集团军某部”来称谓,比如山东军区行文重庆的话,落款即为: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,即师部兼军区司令部。
毕竟是国共合作抗日期间,第十八集团军理论上属于“国民革命军”战斗序列,理论上要听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挥。至于高级部队番号,也得使用军政部授予的“合法番号”,尽管此间八路军的兵力翻了几番,可是用最笨的脑袋想想,重庆方面能给我军增加新的番号吗?
人家限制我们还来不及呢,所以整个抗战时期,除了第十八集团军(最初为第八路军、及所辖的三个师)和新四军,国民政府没再给过任何团级以上的新部队番号。而我军的部队数量又在快速增长,怎么办呢?只能以军区为单位自拟番号。
因此到了抗战后期,八路军(第十八集团军)各师,都已经下辖不少旅、团或者支队建制了,比如115师(山东军区)除原343、344旅外,新建有七个教导旅,129师(晋冀鲁豫军区)除原385、386旅外,另建有十一个新编旅。
二、战争形势的需要
但是抗战胜利前后,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无论是收复沦陷区,还是阻击“摘桃子”的蒋军重兵集团,都要求八路军完成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,得打大仗了。
比如1945年10月的“平汉路战役”中,第十一战区孙连仲就集中三个军10万人马,企图攻取和通过冀鲁豫军区(129师所属)的中心地带,北上石家庄“接收”华北地区,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只能奋起自卫。
既然是打大仗,一个129师再同时指挥七八个旅、十几个旅的部队,显然是不利于作战的,因此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特殊时期里,实际情况也要求我军编组旅以上的野战兵团。
三、统一编制的需要
实际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,两到三个旅编组完成以后的规模,级别也实在不好界定,八路军各大军区当时的旅普遍在3000到4000余人,三个旅合编后也就1万来人,称为“师”?跟115师、120师和129师的师部容易混淆,称为“军”?明显又不太够。
出于以上几个原因,1945年的9月21日,延安特别发出了《关于扩军与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》,其中明确提出:“各个战略区域都应编整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,其数量应占本区脱离生产兵力的五分之三到三分之二,把他们编组成旅和纵队,准备他们能够实行极大机动”。
这是延安首次下达了各大军区组建“野战军”和“野战纵队”的命令,其中野战纵队简称为“纵队”。选择这个编制名称,是因为“纵队”是一个级别很模糊的临时性建制,完美地解决了当时所有的困难。
华北和华东、华中各军区的情况又不相同,新四军之下建有师,师又辖旅,比如黄克诚的第3师就下辖三个旅35000余人;山东军区由于一度使用了“人民解放军”的称号,在抗战刚刚胜利也组建了八个师的新编制。
因此在1945年和1946年初,我军是“纵队”和“师”两类野战建制并存的状态,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,兵力描述为:“野战军有61万人,辖有纵队(或师)单位共22个、旅(或师)级单位94个”,前面的师一般指新四军的师,可达数万人;后面的师即指山东军区的“师”,兵力从6000到8000人不等。
到1946年下半年,随着各大军区部队整编的完成,不再有新四军那样的“师”,全部理顺为野战军、野战纵队、旅(或小师)的战斗序列,其中东北民主联军和华东野战军纵队下设师,其他野战军下设旅。
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,各野战军的旅和师都在发展,最终也于1948年11月,随着纵队的改称而统一改为“师”,而这时候的师普遍突破万余人,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步兵师了。